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李辉(谷风)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38236
分享
966
粉丝
286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李辉(谷风)

李辉,男,1957年6月生于湖北黄冈,在职研究生学历,先后供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副巡视员、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湖北省年鉴编委会成员、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曾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建知识经济试验区》一书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湖北风情五字歌》一书。2000年主办个人书法展。2009年获全国第二届毛体书法金奖。书法报提名武当山奖中国百名书法家之一,其作品由中国邮政监制发行。 翰墨写春秋 诗词歌盛世 ——访湖北省著名书法家李辉先生 文/张艳华 初到李辉的办公室,一股墨香扑鼻而来,悬挂在办公室正中的书法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特别吸引记者的眼球,这正是李辉所书。而在办公室的一角,摆放着一个书桌,笔墨纸砚俱全,砚台里的墨汁还没有完全干。“每天都要抽点时间提提笔,看看帖。”李辉说。 李辉先生自幼喜爱书法,孩童时即常常习大字,可当时的他也未曾想到这将会牵绊他的一生。文革时期正值小学四年级的李辉还未曾懂得是非之分,但看到人们对毛泽东书法疯狂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他,让他决心好好习字。 初时没有条件,他便自制砚台,将家人给的那为数不多的一点零用钱拿来买墨汁,每天在废报纸上练习。知识青年下农村成为了山村民办教师,他开始真正的练字临帖。每天学生们放学后,一个人在学校,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盏煤油灯,构成他那时的整个夜晚生活。“那时候条件很是艰苦,煤油灯还没有罩子,经常因为写字熏黑鼻孔。”说到这些李辉先生很是开心。 大才成于拙朴,彩虹显于雨后。那以后李辉先生的字已小有成就,工作单位出专栏、宣传栏什么的,大家都喜欢找他来写字,在湖南省人大办公厅工作时很多任命书由他书写,而他也很开心自己的字能受到大家的认同。 书法艺术要以功力为基础,这为历代书法大家的成功史所证明,即使秉赋再高,天资再好,如果不下苦功,在书法创作上则达不到艺术的层面,从这方面来讲,李辉先生更是从未放松。等到有条件,他便开始买书籍、名家作品复制品及各类字帖学习,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和碑帖,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书法的奥妙精深让他叹为观止,深感值得倾注一生的精力去研习。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张旭、怀素、赵孟頫、米芾、苏东坡、郭沫若……这些名家的字他都曾研究学习,可对他影响最深的是颜、王、米和毛泽东的书法。 一开始,李辉只是将毛泽东的书法和别的书法家的作品一样当做一个借鉴。朋友们观赏过他的作品后说:“你的作品里面有毛泽东书法的影子,你可以在这方面下下功夫,或许大有所为。”闻此之后,李辉专注学习毛泽东书法很长时间终于小有所成,知情人纷纷上门推荐他任“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主席一职,李辉婉拒。“我只是喜爱书法,并不想借此来求名求利,书法这个事还是单纯点好。” 2000年,李辉先生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展”在洪山礼堂展出,这是李辉先生第一次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公众见面,接受公众的检验。向省市领导汇报工作、在几千人的大会上发言从未紧张的李辉,在展览前一天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书法展的效果让李辉先生分外满意,他的作品受到了众人的好评和关注,楚天都市报刊载,许多作品当场被观众购买,这让李辉先生很是惊喜。李辉先生当场便将书法展上售出作品所得1万元捐赠给了“希望工程”。 建党90年之际,他所在的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本来拟发奖金,但经费有限,李辉便挥毫泼墨,提笔写下墨宝作为奖励。获选的优秀共产党员拿到作品喜笑颜开。省政府有领导出差到香港,嘱文化厅置办礼品带上李辉的毛体书法。 世人都知,穷幽极微、往往流于纤弱;豪强雄肆,往往会陷入躁露空洞,这两个方面是一个哲学上的矛盾体,可李辉先生却将两者完美融合。其作品线条恬静,气势雄浑,给人冲击力和震撼感,于端庄凝重中彰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气势雄浑,效果极佳。李辉先生的作品都是乘兴挥洒,字字灵动,龙腾虎跃,非尽兴尽墨而不可罢笔,表现出非凡的豪爽豁达气质和气度洒脱的个性。他的作品画面清新淡雅,彰显出作者的儒雅之风,很是值得收藏。 书法要有心,这是书法家的艺术思维所决定的,只有有心才能融会贯通,才能使书法有韵律有节奏感,才能生动灵活。创作是一个自内而外的表情达意的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要达到真,就必须让内在的“情”“意”自然地流露于外,丝毫来不得半点勉强和作伪,全凭内在思想感情的自然流溢。李辉先生在创作中用心用情,同时又具有夺人的气魄,使得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又情思明晰,充分地表达出了书法家的内心世界。 李辉先生的书法艺术即有道家“弃利”的气骨苍然、又有佛家“不凡”神韵,同时也饱含儒家的“仁爱”之情。精神的快乐是不以利益为目的,这是艺术的本性,唯有此才能情顺万物,才能穷幽极微。从李辉先生的书法中可以知道艺术之美在于自然真率,存于天性本色,在于不加雕琢,靠自然之“质”取胜,真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书法的原因,让李辉先生学识非常渊博,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常年从事诗词创作。一人、一物、一事都能生发李辉先生的感慨。 “俗话说,艺海无涯。书法看似简单,实质上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李辉说,“练习书法基本技法的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文史、诗词等艺术书籍。我喜欢诗词,写过很多诗词,将诗词与书法结合起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书法、诗词的完美结合让李辉先生在生他养他的这片荆楚大地上留下了无数作品。他的集历史、人文、地理、风景、名胜、特产、资源和百科于一体的《湖北风情五字歌》千句诗歌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参加“三万”活动,李辉深入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住农户,体民情,并借景抒情,遇事发议,写就《湖北三万活动亲历》系列诗词50首。省委常委张昌尔阅后批语称:很好!身到、心到。 德者,艺之魂。这也是李辉书法人生的闪光点。多年来,李辉先生从未将书法作为逐利工具,而是作为服务社会的一种形式。他不仅为单位、同事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还为各种捐赠仪式、活动题写了大量书法作品,为社会公益事业尽献爱心。将书法与社会服务联系到一起,义捐作品助学。一次荆门调研期间,得知荆门市团委组织助学活动,李辉主动要求现场献出书法作品数篇并捐献5000元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 从事艺术事业,必先做艺术人。心中无情,即使你用尽心计做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欺世盗名。李辉先生坦荡的胸怀,真诚的情感,使得他的艺术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李辉先生的书法艺术情怀在浮躁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书法不能决定人的本质,但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塑造精神风貌。”谈及研习书法给自己最大的改变,李辉说到:“练习书法并不为成名成家,也没有刻意去参加比赛。但是书法让我静的下来,潜心修志,守护心灵的一份净土。” 一位有宏大志向的书法家,对自己取得的成就从未感到满足。中国书法,有如一条绵远的大河,有涓涓细流,也有波澜壮阔,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它以极强的生命力向前流淌,流向未来,流向远方。每一个书法家,都无疑的成为了这其中的一个汹涌波涛,或一个随波的水滴。只要你融入了,就绝无法逃避。李辉先生汲取历代书法宝藏中有益的营养,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勤奋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服务,接受先辈的重托,继续前人的辉煌。

返回顶部